鹿港原名鹿仔港,隸屬台灣彰化縣,位北緯24度至24度10分、東經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;東接秀水鄉,西臨台灣海峽,南與福興鄉以福鹿溪為界,北與線西鄉、和美鎮相臨,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。
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(Babuza)之居住地,當時屬馬芝遴社,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。在荷蘭人佔據台灣之前,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。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遊歷,寫了一本「台灣雜記」,並寫了一首「鹿仔港熟番打鹿詩」,曰「山環海口水中流,番女番婆夜盪舟;打得鹿來歸去好,歌喧絕頂月當頭。」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閒景況。
鹿仔港之地名在中國歷史中首見於清康熙34年(1695年)高拱乾所修之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:「台灣水師左營......一分防鹿仔港,係報部本營官兵輪防......」。而鹿仔港被首稱為“鹿港”則見於清乾隆48年(1783年),福建將軍永德奏設正口,曰:「......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,則由鹿港出洋......」。光緒年間,因港口漸漸淤塞,航運漸被鹿港街西方4公里處之沖西港替代。日據初期,鹿港曾一度又稱沖西港。
鹿仔港地名之源有四說:
隋煬帝大業6年(610年),煬帝派遣虎賁中郎將陳稜與朝靖大夫張鎮州率師登陸鹿港,與平埔族大戰,殺其首領歡斯喀啦,擄其餘黨,從此漸有漢人來此與原住民來往貿易。
清代之前,鹿港港深可泊巨艦,並可容納商船百餘艘,實為天然良港。且鹿港於全台各港中,離大陸最近,風不論南北,時不論春冬,揚帆而進,八更即至泉州,九更即到蚶江,十二更即達廈門,故鹿港自然成為唐山移民台灣之主要出入口。
明鄭永曆19年(1666年),設北路安撫司於今日之彰化,漢人於是開始彰化平原之開墾。最先移進鹿港的漢人為閩省興化人,再來為泉州、漳州人,最後為粵省潮州人、諸邑人。
鹿港街市最初型成於現今鹿港東北北橋頭客仔厝附近,港口則於今日之舊港一帶,然而因港口淤塞,碼頭遷至現今之市場附近,聚落便漸擴展移至現在之鹿港街(大有街一帶)。
清康熙22年(1683年),施琅滅明鄭,清正式接管台灣,並於次年(康熙23年)採施琅等人之建議,頒訂三條海禁,限制大陸船隻及人民來台,並設水師汛駐防,後改置海防同知、巡檢負責稽查船隻盜載禁物。
雖有海禁,因閩省之泉、漳米糧不足,許多私販偷渡來米榖集散地鹿港貿易,故鹿港和大陸仍有交通往來,並有移民隨之偷渡。福建將軍永德有鑑於此,於乾隆48年奏請清廷設鹿港正口,依廈門與鹿耳門通商模式設立專員管轄,並於次年准許「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所屬蚶江口」與「台灣府彰化縣鹿仔港」正式設口開渡。從此鹿港門戶大開,商船雲集,行郊林立,民生殷富,市街長三里許,猶盛鹿耳門。
乾隆50年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尤其是鹿港的全盛時期,與現今的台南、萬華並稱為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台灣三大門戶,「鹿港飛帆」為當時出名之勝景。
鹿港百餘年前古圖
鹿港本為河港,易受河沙遷襲堆積影響,時為深水良港,時為積沙閉塞。清康熙56年已有首次淤沙紀錄,雍正年間船隻已不能抵港,然於乾隆中葉至嘉慶年間,港復寬大,水復廣深,又值正式設口開渡,於是又開啟了一段黃金歲月。
好景不常,嘉慶末年(約1820年),濁水溪夾帶大量泥沙,鹿港又漸淤積成小港,商船停泊不易。嘉慶中葉後,來往商船已漸改由王功港(鹿港南方)出入;道光時期,王功港又見淤塞,再改從番仔挖(今日之芳苑鄉)出入;同治年間,番仔挖又告淤塞;光緒年間,只好在港西二里處設一新港,名為「沖西港」。
光緒21年(1895年),台灣割讓日本後,沖西港更因泥沙淤積移至距鹿港街約4里之處,其出口更被幾座沙洲壅塞,已無港灣形式,大船雖不能出入,帆船卻仍然未減,因其地利之便,仍為中部重要港口。
光緒24年(1898年),沖西港又因洪水氾濫再告淤塞,於是又在鎮郊洋子厝溪下游設立新港口,名為「福隆港」,位於鹿港街西北方6公里處。但帆船於福隆港僅能趁滿潮時進出,再以竹筏運輸至鹿港街上。
日治末期,沙洲淤積已至無可救藥的地步,連小型船隻也無法入港停泊;此時又臨中日戰爭爆發,與大陸斷絕通商,鹿港已有名無實,形同廢港。雖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大陸帆船曾一度恢復往來貿易,但仍只是曇花一現,國民政府撤台後又告關閉。此後,鹿港經濟一落千丈,許多居民被迫出外謀生,稱為「鹿僑」。
朝代時期 |
起訖年代 |
行政機構名 |
註解 |
荷蘭~顏鄭時期 |
明天啟初年~永曆15年1620~1661 |
(平埔族)馬芝遴社 |
|
明鄭時期 |
永曆15年 1661年 |
(東都)天興縣馬芝遴社 |
鄭成功稱台灣為東都 |
永曆18年 1664年 |
(東寧)天興巡馬芝遴社 |
鄭經改東都為東寧 |
|
滿清時期 |
康熙23年 1683年 |
承天府諸羅縣馬芝遴社 |
承天府初有台灣、諸羅、鳳山等三縣 |
雍正元年 1723年 |
台灣府彰化縣馬芝遴保 |
彰化縣初有13保半後增為16保 |
|
日本時期 |
明治28年 1895年 |
台中民政支部 鹿港民政支部 |
屬台灣總督府 |
明治30年 1897年 |
台中縣鹿港辦務署 |
||
明治31年 1898年 |
台中縣鹿港支廳 |
||
明治34年 1901年 |
彰化廳鹿港支廳 |
||
明治42年 1909年 |
台中廳鹿港支廳 |
||
大正9年 1920年 |
台中州彰化郡鹿港街 |
||
國民政府時期 |
民國35年 |
台中縣彰化區鹿港鎮 |
屬台灣省政府 |
民國39年 |
彰化縣鹿港鎮 |